
线上配资门户官网
传统西关大屋旁开着时尚咖啡馆,民国洋楼里藏着独立设计师工作室……近期,广州市惠吉西路这一百年老街在社交媒体频频“出圈”,绿意掩映下的红色洋房吸引一众市民游客前来打卡。
突然爆火背后,是越秀区六榕街道旧南海县社区近十年的改造提升:2018年,通过微改造带动业态升级;2024年,联合商户、居民开展窗阳台绿化,不仅为老城增添一抹绿意,还吸引青年人回流老城区居住、创业,成为商居融合、共治共享的代表。

绿色植物掩映下的华侨建筑,别有韵味。
密码1:公共基础设施优化
微改造带动业态升级
21家咖啡店成街区“流量密码”
旧南海县社区原是明清南海县衙所在地,社区内分布了清代将军府遗址、《大公报》报社旧址、华侨房屋建筑群等。从中山六路拐进旧南海县社区,第一眼就会被惠吉西路两旁,兼具岭南民居特色和西洋建筑风貌的红色建筑所吸引。
“原来这里没这么多商铺,有也都是仓库或是鞋店、五金店。”越秀区六榕街道旧南海县社区党委书记、居委会主任何丝丽介绍,街区面貌焕新背后,是近十年的改造提升。2018年,旧南海县作为住建部在广州试点的首批老旧小区改造社区,开始实施新一轮微改造。
达叔在此生活70年,从2018年开始的老旧小区改造试点,到阳台绿化项目,他都有参与。“改造之前,很多老人家跟着小孩搬走了,改造了以后不少住户回流社区,也吸引很多新店入驻,老中青三代人都过来打卡。”达叔回忆道,以前附近很多卖电器的店铺或是仓库,有点散乱,现在都搬走了。

现如今,旧南海县社区已聚集21家咖啡店,成为街区的“流量密码”。
一系列公共基础设施改造完成后,旧南海县社区便开始活化辖区内公房,腾挪出来做商业。一些居民看到社区氛围越来越好,也利用“住改商”政策,将住宅改为商铺。今年,旧南海县社区新增“住改商”近十家,已聚集21家咖啡店,成为街区的“流量密码”。
在推动业态升级的过程中,如何平衡居民需求和商业发展?
何丝丽告诉南都记者,每一间店铺落户前都会对外公示,征集居民意见。社区也会有意向地招引轻餐饮、艺术空间和培训机构等贴合街区风格的业态。“周末可以约朋友来这里,坐下来聊聊天、吃个下午茶,也是疗愈经济的一种。”
她透露,不远处的将军东片区也已纳入了越秀区海上丝绸之路漫游路径,将连通北京路、惠吉东西,共同打造海丝文化社区。去年已完善三线下地、四网融合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,部分闲置公房也被盘活,即将开展外立面历史风貌修缮。
八杯咖啡便是落户在将军东路的首个独立咖啡店。该门店合伙人Rose透露,今年5月她从深圳回到广州后,便开始在越秀寻找店铺。“一开始留意的是惠吉西路,只可惜剩余的铺位不多,这里更近地铁站,环境整治后也很舒服。”
密码2:唤醒背街小巷绿意
携手群众打造绿美阳台
吸引青年人回流、潮店落户
如果说,多轮微改造优化了旧南海县社区的硬件设施,那么2024年开展的阳台绿化项目则唤醒背街小巷绿意,提升了环境“软实力”。
“老城区受限于空间布局,没办法大幅度调整硬件设施,植物的加入唤醒了老城绿意与生气活力。”何丝丽希望,通过政府引导,带动更多居民、商户自发种植植物、美化社区环境。
植物管养是一项长效工作,关键在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。何丝丽表示,项目一开始便立足群众需求,引导搭配贴合街区氛围的植物,营造四季景观不断的长效花境。比如,居民爱种药用植物,商户则青睐香料等符合经营业态的植物。
“刚开始商铺虽有意愿,但害怕没时间打理,我们通过沟通慢慢增加他们的信心。”何丝丽表示,起初,绿美社区的工作群只有二三十人,现如今已经扩充至近百人。去年9月至今,社区新增148种植物,植物存活率达到95%,入选华南植物园生态科普宣教点。


社区居民为认领的植物浇水。
阳台绿化项目激发了居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热情。何丝丽透露,公共区域的植物采用户籍制,依托志愿者队伍进行管理,其他点位则交由居民、商铺按片区认领。社区还与惠吉西幼儿园共建,每到周五中午12点,便会有小朋友为自己认领的花卉浇水、修剪,带动家庭一起爱护植物。
越来越美的社区环境也吸引一批潮店落户,青年人回流安家、创业。
刚泡康普茶品牌2019年创立于北京,由于喜欢珠三角的人文生活,扩店首站便选择了广州。其广州主理人晓丽透露,去年曾在广州、深圳选址,看了一圈最终选择了旧南海县社区。“过年时,跟朋友来惠吉西喝咖啡,第一眼就被眼前的红楼绿意打动了。”
“新旧南海县人”佩凡之前住在增城,为了孩子上学搬到越秀,几经辗转最终选择了旧南海县社区。在她看来,旧南海县社区虽然处于繁华闹市,但却很安静、绿化环境好。因为喜欢绿植,她花了两千多元,把顶楼天台的杂物清掉、铲掉,重新做了铺装。
密码3:留住老城人情味
让商户、居民融合共生
猫咪“吉仔”也是社区工作人员
旧南海县社区动人的不只有环境,还有和谐的邻里氛围,老城特有的人情味、烟火气。
过去一年里,佩凡时常参与志愿者活动,逐渐融入社区生活。“在这里,我找到了一种自在安宁的生活模式。”她说,孩子们也时常帮公共区域的植物浇水,从中培养对生活的热爱。
在旧南海县社区创业、生活十几年,吴先生喜欢老街闹中取静的烟火气。每次周边门店出新品,他总会第一时间前来“品鉴”。在他看来,老城区更适合创意工作者,工作累了可以喝杯咖啡或茶,找找灵感。
“旧南海县社区也是宠物友好社区,很多店铺都有猫。”何丝丽告诉南都记者,猫咪“吉仔”是旧南海县社区“第12号工作人员”,时常在惠吉西、惠吉东徘徊,在店门口趴着招揽“游客”。

猫咪“吉仔”是旧南海县社区“第12号工作人员”。
社区内居民跟商户之间的关系也很协调。豆荚咖啡从起义路扩店,搬迁至惠吉西已有一年有余。其主理人单豪透露,基本上社区居民之间都认识,有时候他们也会过来喝咖啡,聊聊天、相互帮忙。
“康普茶目前在国内还比较小众,回头客居多,大家更喜欢舒适自在的环境。”在晓丽看来,除了周末、节假日的人流,日常周边居民的帮衬,也为他们更深入了解广州打开了一扇窗。
今年九月,八杯咖啡正式对外开业,一个月不到便积攒起一批熟客。“门店内两个靠近墙角的单人位,被叫做‘i人空间’,就是客人起的名字。”门店合伙人Auck透露,一些熟客会特地选在早上来,下午人多的时候离开。“这样不仅他们喝得开心、体验好,也保护了我们的生意。”
何丝丽表示,社区建立了小商铺联盟,及时沟通解决住户和商户之间的问题。一开始居民不能接受商户外摆,通过协商最终达成一致:商户外摆的桌椅板凳不仅要卫生安全、贴合街区风貌,闲时还免费提供给居民小憩。渐渐地,居民也开始理解和支持。
“我们的目标不是一味的商业化线上配资门户官网,而是让商户、居民融合共生。”何丝丽认为,商铺也是社区的合伙人,可以反哺社区的发展。
盛达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