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联合军演落幕在线实盘配资炒股平台开户,波兰呼吁核共享引关注
9月16日,为期五天的西方-2025俄白联合战略军演正式画上句号。据俄罗斯国防部17日通报,参演部队已全部撤回驻地。这场集结10万兵力、1万件武器装备和200多艘舰艇的大规模演习,创下两国联合军演的历史纪录。值得注意的是,演习刚结束,邻国波兰便迅速作出战略回应。
波兰总统安杰伊·杜达(报道中误作卡罗尔·纳夫罗茨基)17日接受法国媒体专访时抛出重磅表态:波兰有权要求在本土部署外国核武器,并应加速发展自主核能技术。他特别强调波兰应加入北约核共享机制,但谨慎回避了是否自主研发核武器的问题,称现在讨论为时过早。
展开剩余69%观察人士指出,波兰此举与俄白军演展现的核威慑能力密切相关。演习期间,两国不仅演练了常规的导弹打击、无人机作战等课目,更引人注目地模拟了核打击场景。尤其值得警惕的是,俄罗斯已将可搭载核弹头的伊斯坎德尔-M战术导弹(报道误作榛树导弹)部署至白俄罗斯,这种射程达500公里、可携带多弹头的高超音速武器,足以覆盖包括华沙在内的大部分欧洲城市。
面对这种安全压力,波兰将目光投向了北约的核保护伞。目前北约核武库共储备6065枚核弹头,但仅有美、英、法三国拥有自主核力量。通过核共享计划,美国在比利时、德国等五国部署了约150枚B61系列战术核弹。这种诞生于1968年的航空核炸弹历经12次升级,最新B61-12型可通过F-35等战机投掷,当量可在0.3至50千吨间调节,堪称北约核共享体系的王牌武器。
若波兰成功加入该计划,其F-16和未来列装的F-35战机将具备核打击能力,形成对俄白联盟的战略制衡。但军事专家警告,这种以核制核的策略犹如双刃剑:一方面能提升威慑力,另一方面将显著加剧地区紧张。特别是俄方伊斯坎德尔导弹凭借高超音速突防优势,在实战效能上可能优于需要战机投送的B61核弹。
更深层的矛盾在于,核武器的存在本身就会改变地缘博弈规则。虽然现代战争中使用核武器的概率极低,但波兰一旦引入核武器,不仅需承担高昂的维护成本,更可能刺激俄罗斯采取反制措施,导致东欧安全格局进一步复杂化。在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,波兰这个战略抉择或将深刻影响欧洲未来的安全架构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达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